影視娛樂資訊>>資訊>>內容

除了《八佰》《金剛川》,今年我還看了管虎最早的這兩部電影

日期:2025-05-03 13:54:18    標簽:  

20世紀90年代,隨著第六代導演的崛起,中國電影開始注重文化寓意和歷史尋根向關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和情感轉變。管虎作為第六代導演中的一員,他以冷靜、平淡、客觀的鏡頭記錄底層百姓的歡樂和痛苦,展示了平凡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人生困境和情感糾葛,真誠還原了人物的生命體驗。

管虎電影,始終滲透著對生命的感悟,體現(xiàn)出深厚的人文關懷。

電影作為一種表現(xiàn)手段,在刻畫百態(tài)人生、描繪世俗生活上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視點的聚焦表述了電影創(chuàng)作者對世界的看法以及對人生的思考。管虎就曾說:“關于人、關于生命的故事是我一直比較關注的?!痹谒碾娪爸?,我們看到的是對普通人生命歷程的關注,探討了各類小人物在各自人生境遇下的生存危機。電影摹寫的雖然是一個虛擬世界,卻給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參照。

搖滾青年的青春迷失

“第六代”導演表現(xiàn)出對平凡人生活境況的關注和個體生命體驗的偏愛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對于出生在20世紀60、70年代的第六代導演們來說,他們成長在政治變革、經(jīng)濟改革的年代,進入電影院校學習后,他們面臨著成熟的第五代導演,畢業(yè)時又遭受中國電影體制的改革。當他們懷著對電影的滿腔熱愛,準備有所作為時,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已經(jīng)令他們難以適從。他們既無力超越第五代導演創(chuàng)建的美學高峰,也無法適應電影娛樂化的商業(yè)訴求。當他們真正進入電影業(yè)時,才發(fā)現(xiàn)他們在學校里學習的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著差距,由于電影機制的變革導致政府對電影機構的投資逐步減少,電影機構需要適應市場,自負盈虧,因此對人才的需求也在減少?,F(xiàn)實的困難使他們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進入電影廠還是轉行?進電影廠則沒有多余的資金可供他們拍片,轉行又面臨著學業(yè)的荒廢。這種糾葛使他們陷入了一種錯位和迷失的境地,讓他們在為實現(xiàn)電影夙愿而艱難跋涉的旅途上,嘗盡了太多的苦澀與艱辛,無奈與哀嘆。

理想與現(xiàn)實的碰撞,在第六代導演的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跡。表現(xiàn)在他們的影片中,則是對理想的幻滅,生活的苦悶,青春的迷茫,或是對童年記憶的追尋,對未來希望的求索。他們不由自主地開始了一場關于“青春、成長”的自我“尋找”歷程。

“青春”、“成長”、“尋找”成為第六代電影一致的電影母題。青春是感傷的、迷失的,成長是痛苦的、煩惱的,在尋找的道路上,渴望愛情、友情的慰藉,尋找理想、尋找寄托。在尋找中,體驗著生存的艱辛,感受著生命的無常。張元曾說:“我們這一代應該是垮掉的一代。這一代應該在尋找中站立起來,真正完美自己?!薄叭诵灾斜緛碛性S多完整的東西,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友誼、愛情、自由,你會一路丟失。我希望它們能長時間地存在,所以我一直在不停地尋找?!?/p>

第五代導演站在書寫大歷史——建構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啟蒙的舞臺上尋找民族精神的根本,反思文化的頑疾,力圖重塑民族自信心。他們的作品雖然也表現(xiàn)普通人物,但更多的是將個人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契合在一起,個人的悲劇就是整個民族的悲劇。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到社會底層——小偷、妓女、歌手、民工、同性戀、都市外來人等。第六代導演們的電影主題多是現(xiàn)實社會的敏感話題,主體大多是平民百姓。他們通過影像的方式表現(xiàn)了邊緣人群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同時也體現(xiàn)了“第六代”身上所秉持的人道主義情懷。

在第六代電影的影片中,搖滾成為一種獨特的影像符號?!皳u滾具有強烈的文化反抗性與顛覆性”,成為都市青年反抗傳統(tǒng)和展現(xiàn)個性的代言工具。以搖滾為代表的現(xiàn)代思想開拓了人們的視野,象征年輕的一代掙脫傳統(tǒng)的束縛,爭取個性的自由生活。毫無疑問,搖滾已經(jīng)超出了音樂本身,而成為個性解放和自我意識覺醒的反叛符號?!半娪白鳛橐环N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方式,是對社會、人生的矛盾做出的想象性的解決,是對置身其中的文化做出的某種或主動或被動、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對抗或認同?!闭幵谇啻号涯嫫诘那嗄旮隅姁蹞u滾,在狂亂的搖滾聲中,宣泄著他們最直率的情感,并希望從中尋找到迷失的自我。

管虎的處女作《頭發(fā)亂了》以都市搖滾青年為主體,表現(xiàn)了搖滾青年們思想的迷失和顛簸無序的生活。影片中搖滾樂手彭威和他的樂隊隊友們衣著暴露,打扮另類,時常赤著胳膊,留著長長的頭發(fā),抽煙、酗酒、打架成為他們生活的常態(tài)。他們眼神迷離,表情孤傲,傳達出一種不羈、頹廢、宣泄的意味。搖滾樂手們的生活是頹廢的,白天在屋里睡覺,晚上到酒吧賣唱,他們在無序的生活中虛擲青春時光。在生活中,彭威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沒勁”。“沒勁”成為他青春成長的話語,而只有搖滾才能激起他內心的激情,在歇斯底里地嘶喊中,他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搖滾在影片中,已然成為彭威和他的隊友們的全部,他們的生活因搖滾而精彩,因搖滾而陷入困厄。搖滾樂隊曾在葉彤和遲宣的幫助下搬到了遲宣閑置存放貨物的庫房,他們在庫房中排練演唱,時間久了,音樂聲驚擾了附近的居民而遭到投訴。后來因為樂隊隊友的失手,庫房失火,燒毀了一切,也將他們對生活的希望撲滅了。搖滾樂手們的處境,一方面說明了作為新生事物的搖滾不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另一方面也暗示著搖滾青年們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

葉彤從改革開放的廣東回到北京在醫(yī)學院進修。她孤單的身影行走在鐵道上,肩上背著一把吉他,這為后來她時常逃課而與彭威們在一起玩搖滾埋下了伏筆。在醫(yī)學院單調乏味的學習中,葉彤感到枯燥,每天擺弄死尸和聽著老師喋喋不休的嘮叨,她總是想逃離學校到校外呼吸新鮮空氣。葉彤學生時代的叛逆情愫,代表了那個特定歷史時期青年群體的集體困擾,普遍對生活失去信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西方思想的大量侵入加劇了都市青年們的迷惘,促使他們質疑現(xiàn)實的一切。躁動的氣息,擾亂了葉彤的心境,而面對北京的生活,特別是身邊親人的舉動,葉彤感到莫名的壓抑。只有搖滾樂,才能讓葉彤打開心扉,釋放堆積心中的塊壘。

搖滾在影片中成為擺脫束縛的“解放”工具。葉彤用搖滾來打發(fā)無聊的現(xiàn)實生活,彭威則沉溺在搖滾的重金屬中。搖滾使得他們無處安放的青春找到一個避風的港灣,搖滾成為葉彤與彭威產生感情的橋梁。搖滾雖然給他們帶來了欣喜和歡樂,同時也帶來了危機與傷害。彭威對葉彤的感情猶如搖滾一時激越,熱烈卻短暫,以至于后來彭威找了別的女人,給葉彤帶去了傷害。搖滾在影片中寓意著處在迷失狀態(tài)下的都市青年無法停下流浪的腳步,去尋找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彭威離開樂隊去了深圳,葉彤則選擇離開傷心地北京。

城市農民的身份困惑

對于進入城市的農民來說,城市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在城市中,他們是被邊緣化的群體,自我定位意識的不斷強化使他們陷入對自己身份認同的困惑。城市環(huán)境與他們生長的農村存在很大不同。農村是一個充滿了濃郁人文氣息的熟人社會,人際關系因血緣紐帶維系著。而城市是一個充滿了利益沖突的陌生化的社區(qū),人與人之間充滿了隔閡。人們之間缺乏交流,缺少朋友。這種環(huán)境的差異給進城的農民增添了心理的疏離感,使他們對城市懷有深切渴望,希望被接納,但同時,城市給他們的感覺又是冷漠的。

作為外來者的農民,在城市里干著最繁重的活,住著最便宜的房子,每天起早貪黑為生活奔波勞累,他們極度希望融入城市,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農民的身份導致他們始終無法真正融入到城市里。一方面是他們在心理上不斷強化他們的外來者身份,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殘酷生活使他們沒有繼續(xù)生存的資本。

《上車,走吧》中,小明與強子來自山東農村,到北京找到一份開小巴的工作。剛到北京時滿懷憧憬,希望掙大錢娶妻生子。但激烈的行業(yè)競爭,讓他們最初的愿望不斷承受打擊并一步步陷入破滅與絕望,最后導致小明離開了北京,強子換了工作。由于來自農村,普通話不標準,導致小明不敢大聲說話,他以農村人的身份暗示自己,將自己與城市對立起來。強子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審視自己,努力尋找自己生活的勇氣與目標。影片中人物自我身份的困惑,正是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中城市農民工現(xiàn)狀的真實反映。他們將大半時光投入到城市的發(fā)展中,卻無法享受城市發(fā)展的成果。住房沒有保障,子女教育無法落實,農村的清貧使他們不愿意回到家鄉(xiāng),而城市的隔離又讓他們感到陌生化,這種矛盾的心理加劇了他們對城市認同的疏離。

對城市身份的困惑,表現(xiàn)在對城市缺乏安全感。小明和強子住在城鄉(xiāng)結合部的農家小院,里面的租客也是進城的農民。破舊的生活場景對小明和強子帶來了很深的震撼,建剛為他們描繪的生活前景并沒有因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變,他們仍然無法突破作為農村人的困境。他們在城市的生活充滿了坎坷與危險,小明和強子在開小巴的過程中,總受到英子和大頭的排擠,因搶客源而發(fā)生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沖突不斷加劇,大頭和英子搶道別車,使強子的小巴沖上人行道,乘客受了傷。小明為了報復大頭,將大頭的小巴擋風玻璃用磚頭砸碎,而引起大頭對小明的毆打。雖然雙方在建剛的調解下息事寧人,但矛盾并沒有因此結束。小明和強子經(jīng)過乘客的提醒,用山東方言吆喝拉客,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電視臺也來對他們經(jīng)行了報道,小巴生意很快紅火起來。這引起大頭的嫉妒,他直接損壞了強子的小巴車軸,致使強子的小巴發(fā)生車禍,小明和強子被抓進了監(jiān)獄。

對城市的失落感不僅表現(xiàn)在城市生活的艱辛上,還表現(xiàn)在情感的疏離中。愛情應該是美好的,給人帶來希望和勇氣。但在冰冷的城市中,愛情卻是殘酷的、無意義的,只能使人徒增煩惱和憂愁。或許,小明和強子在城市中,就是孤獨的游子,猶如他們孑然離開二十多年的老家來到北京,一無所帶,也就一無所有。對城市的認識,建立在他們對愛情的破滅上。影片中小辮子努力獲取在北京生活的條件。她原本是在建剛的飯店做服務員,后來又去夜總會上班。她找了一個北京的老板為男友,以換取能夠在城市繼續(xù)生存的資本。對于自身身份的清醒認識,使她不可能靠著自己的努力去養(yǎng)活自己,所以,她只能嫁給一個有錢的男人。小明遭遇了工作的不順心和愛情的破滅,最終選擇回到家鄉(xiāng),聽從父母的安排,娶妻生子。在多次的相遇中,強子暗戀上了乘客麗娟,但麗娟對強子的感情只是兄妹情誼,強子在苦澀中選擇離開,躲避著麗娟。“城市的本然狀態(tài),暈眩而無力的狀態(tài),孤獨無助而拼命抓住某些‘救命稻草’的狀態(tài),這根‘救命稻草’就是所謂的‘愛情’?!睈矍榈木让静?,并沒有挽留住小明和強子對城市的疏離。愛情的甜蜜曾經(jīng)給他們帶來了一絲希冀。小明和小辮子的相識相戀,是小明在開小巴的時間里最快樂的時光。強子因麗娟的出現(xiàn),而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但愛情的無疾而終,使小明和強子對城市失去了信心。他們對城市不再迷戀,而在自我的否定中,對城市充滿了敬畏。

相關花絮

人體穴位劇情網(wǎng)劇情網(wǎng)致力于提供最新電視劇劇情介紹 、電視劇分集劇情、明星個人資料 Copyright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劇情網(wǎng)劇情網(wǎng)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3028628號-5